同步科技发展 携手光明前路 | 深圳华厦眼科医院院长赵铁英博士受邀参加国家级眼底病专题学术会议

4月17日,由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委会眼底病专委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委会玻璃体视网膜学组、PPP(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最初是美国眼科学会提出的概念:更新的眼科临床指南)专家组主办,北京星辰黄斑病公益基金会、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国家级眼底病专题学术会议在上海成功举办。

(大会合影图)

会议特别邀请国际知名眼底病专家做了具有国际前沿水的学术报告,国内各省市眼底病专业学术带头人40余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商眼底病学术发展,讨论更新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眼底病早期筛查、诊疗指南。深圳华厦眼科医院院长赵铁英博士受邀出席会议。

(深圳华厦眼科医院院长赵铁英博士)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将加快我国防盲治盲体系建设。

人工智能(AI)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利用计算机算法执行似人类智力的认知任务,深度学是(AI)领域内机器学的一个子集,在训练用于医学图像和其他高维数据分类的强大算法和功能,可能为患者提供许多益处,包括疾病的自动筛查和疾病分类以及治疗优化。

目前AI已用于:初级保健机构患者监测和参考诊断;疾病分类、预测和治疗的专业领域;连接和远程护理的远程医疗。

迄今为止,FDA批准了两种眼科器械,用于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IDx-DR和用于识别视觉跟踪的RightEye Vision系统。

AI技术与大数据的联合为医学界带来突破改变,AI可以对眼底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且能更准确地定位、定,判断预后和进行疗效评价。所以,PPP专家组不断探索AI在眼底疾病方面的应用、根据临床实际进展设定标准,优化诊疗步骤,节省医疗资源,减轻社会负担。

所以,此次会议重点讨论分为“基于AI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黄斑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指南”和“眼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经验交流”。中华医学会眼底病学组组长许讯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姚克教授(线上),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黎晓新教授作为重磅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四十位全国知名眼底病专家出席会议。

1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早期筛查

目前,在中国糖尿病患者约1.3亿,居世界首位。而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也逐渐地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及生活,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是糖尿病眼病主要的并发症,也成为了威胁患者视力甚至致盲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与糖尿病病程关系很大,患糖尿病5~10年者,糖网病发病率20%~30%,糖尿病病史超过15年的患者,发病率可在63%以上,糖网病已成为继青光眼、白内障之后我国第三大致盲眼病,全球每年大约有300至400万人因此病致盲。

所以,糖网病防治行动刻不容缓。由于糖网病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眼科医生要做的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从非增值期向增值期演变,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导致患者失明率比较高,花费比较大甚至会导致终身盲,对糖网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早检查、早控制、早治疗。

2部分眼底病应

当做慢病规范管理起来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年龄及代谢相关的眼底病变愈发凸显。据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有1000万左右的眼底病患者,其中300万出现视力损伤时需要及时进行标准化的诊断和治疗。

而常见的眼底疾病致盲率排前四位的是糖尿病黄斑水肿、年龄相关的黄斑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和脉络膜新生血管,这些眼病都应该当做慢病规范管理起来。

3加快以眼底病为新攻关目标的

防盲致盲体系建设

这是参加今年两会的眼科界全国人大代表们共同提出的重大议题项目。“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现阶段国家在重视加强我国青少年视防控问题同时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黄斑变等慢病的早期筛查、治疗方案的国际同步优化更新。

眼科医生如何为眼科AI革命做好准备,不断将新的治疗方案理念融于其中,并更好的转化为眼科实践将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