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清洁能源转型的当下,GE全球副总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向伟明敏锐地捕捉到了GE未来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新方向,携兼具多项“之最”记录的能源展品模型第三次参展进博会。作为一家全球化公司,向伟明此举也是期望借助进博会这个平台,更好地向合作伙伴展示GE在数字、医疗、航空、燃气发电、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技术以及为中国客户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GE全球副总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向伟明

向伟明:得益于中国政府及时有效的疫情应对措施,GE有序推进各项业务

GE全球副总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向伟明在第三届进博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GE 2020年在华的业绩,分板块来说,燃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板块已经超出了预期值,航空受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大。但即便如此,GE航空在中国的现金流、客户的收款、零配件的销售、订单情况总体表现都处于全球领先。

“因为疫情影响,GE今年还没有明确的指标预估。但相对其他地区而言,中国保持了比较好的增长势头,GE总部领导层也对中国市场的发展非常重视和关注。”向伟明说道。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未来20年,中国还需要7000~8000架飞机,对此,向伟明也表示未来希望可以全方位地与中国航空公司合作,无论是确保发动机的可靠运营,加强售后服务,还是在中国建立起大修能力,通过进一步改善GE的服务和支援,可以进一步扩大GE航空在中国的市场。

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罕见冲击。向伟明坦言,疫情对GE全球都有很大的影响。但中国政府采取的防控、防范措施非常到位,中国由此成为恢复最快的地区。2020年3月份,GE在华的所有工厂、办公室、研发基地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GE的业务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在中国拥有全方位的产业链。中国率先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GE的在华生产基地在其全球供应链的调配互剂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很多工厂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的时候,对中国供应链的要求更紧迫了,特别是呼吸机、监控仪这些跟疫情相关的医疗设备。为了支持全球抗疫,我们在无锡、北京的医疗工厂都是满负荷工作。除此之外,我们在沈阳、濮阳的风机制造基地,也是全力生产以支持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向伟明介绍称,疫情期间全球多地无法生产呼吸机以及监护仪,因此订单都转到了中国。

他举例称,GE的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调配,虽然压力大一些,但中国工厂尽力生产更多的医疗救护产品和设备,以供应全球。航空板块也是如此,因为其他国家受到疫情影响无法复产,很多零配件在中国扩大生产,再运往美国和法国进行组装。所以目前中国采购零配件总量也是全球第一。

向伟明:落实GE三大发展战略,深耕中国市场

中国是GE除美国本土以外的最大单一国家市场。向伟明表示,从上世纪进入中国之后,GE中国的本土化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演变。

GE最早进入中国是在1906年。1979年,GE再次回到中国进行业务上的开拓,最早从采购开始,GE在中国通过补偿贸易的方式采购零配件,这算是第一阶段的本土化;第二阶段,GE将欧美的产品销往中国并提供售后服务;第三阶段,GE将国外设计好的产品拿到中国生产,利用当时较为便宜的人工,降低制造以及运输成本。

“第四阶段也就是目前GE中国三大战略——本土化2.0、战略合作伙伴、连接全球。”向伟明说道。所谓本土化2.0,就是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研发一系列产品,并且在中国生产制造。同时,这些在中国生产制造的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也可以满足亚洲和全球其他国家的需求。向伟明希望能够携手更多中国合作伙伴和客户达成有建设性的合作,推动中国在能源、医疗和航空产业的创新可持续发展。

以GE沈阳工厂为例,除了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外,还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地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风电解决方案。

在2020年9月,代表GE最领先、最高效燃气发电技术的首台9HA.01燃机于华电天津军粮城项目成功点火,并于2020年年底正式投运。GE迄今为止容量最大、功率最强的陆上风电机组Cypress柏树平台在沈阳工厂进行生产组装,已经出口澳大利亚。立足中国本土发展,向外连接全球,已成为GE目前落实的发展战略。

 

进博会上,在中国首次展出的9HA燃气轮机模型

不管是市场形势还是发展战略,种种迹象都表明了向伟明及GE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一直以来,GE也在不断提升自己在各个领域的硬实力,希望能为更多中国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未来,向伟明也表示,GE将着眼于中国能源转型的需求,积极参与中国市场的动态发展,在深耕中国市场的同时连接全球,促进全球共同实现绿色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