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推进,目前,证券、基金、期货三大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全面放开,外资全资控股模式也顺利落地。

2021年,我国证券业迎来机遇与挑战。数据显示,年内外资控股券商数量已增至9家,其中包括首家外资独资券商——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此外,还有21家外资背景证券公司正在排队申请设立。

对此,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资本市场加速开放背景下,外资进入将促使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外资机构在业务、技术、管理、人才培育、风险控制等多方面发展更为成熟,相较于国内券商具备明显优势。”

21家外资背景证券公司

正排队申请设立

2019年7月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至2020年,并自2020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此背景下,A股资产长期配置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众多外资机构表达出积极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与发展的意愿。

具体来看,年内已有2家外资控股券商正式对外展业。6月份,日资控股证券公司大和证券(中国)以及来自新加坡的合资券商星展证券,均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同月,瑞信方正证券也更名为“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外资控股券商数量已达9家,分别是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瑞信证券、星展证券、大和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瑞银证券、汇丰前海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

新设证券公司方面,今年4月份,花旗集团宣布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全球市场中退出个人业务,但会继续在中国市场积极寻求和评估符合自身优势和发展特点的新业务机会,包括寻求筹备一家证券公司和一家期货公司。12月2日,花旗集团申请设立花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的申请材料已被中国证监会接收。

随后12月24日,中国证监会对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设立独资证券公司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申请文件提出反馈意见,包括请补充说明是否已全面梳理渣打集团所控制机构受处罚或调查情况,进一步论证境外股东“近3年业务规模、收入、利润居于国际前列”,以及拟任总经理2011年至2021年任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资本市场部联席主管、董事总经理,为一级部门负责人,请提供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出具的相关工作证明,并明确相关职务的汇报路径、是否为一级部门负责人等。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21家外资背景证券公司正排队申请设立。其中,2021年共有华壹证券、法巴证券(中国)、日兴证券、花旗证券(中国)等4家公司提交的资料被证监会受理,而尚在流程中的包括温州众鑫证券、云锋证券、粤港证券、瀚华证券等。

外资“鲇鱼”

年内动作频频

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外资机构准入大幅放宽背景下,外资“鲇鱼”年内动作频频。

不少外资取得在华合资券商绝对控股权后,还想“更上一层楼”。3月份,瑞银证券16%的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挂牌转让,受让方瑞银集团将所持瑞银证券的股份比例或增至67%;7月份,摩根士丹利持有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的股权比例提高至90%;8月份,中国证监会对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摩根大通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受让5家内资股东所持股权,成为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唯一股东的事项准予备案,这也标志着中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券商将花落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此外,去年12月份,高盛已启动收购高盛高华100%股权程序,目前未有新进展。

为了取得更多业务资格,7月份,高盛高华在获批财富管理及自营业务资格,增加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后,中国证监会又核准高盛高华通过子公司从事科创板、创业板跟投。此外,申港证券、东亚前海证券以及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均向证监会申请变更业务范围;最新进展方面,12月15日,证监会已核准申港证券融资融券业务资格。同日,证监会也核准了东亚前海证券融资融券业务资格以及通过设立东亚前海投资(上海)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另类投资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证监会最新公布的证券公司“白名单”中,高盛高华、瑞银证券均榜上有名。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格局。陈雳表示,“从机遇来看,外资机构进入我国将带动海外资金涌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推动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为国内券商带来业务拓展、国际化等一系列的发展机遇。同时,外资机构还会带来更为先进的技术与业务模式、更为完善的管理与风险控制系统,有利于我国券商优化自身短板,提升业务水平。尤其从投研业务来看,海外大型金融机构具备完善的研究机制和评级体系,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整体较高,可加速国内券商投研专业化程度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