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北交所明确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50万元,参与证券交易 24个月以上,已开通精选层交易投资者的交易权限将自动平移。此前,精选层开户对于个人投资者相关资产的准入要求为不低于100万元,由此可见,相较于精选层,北交所降低了投资者门槛。

总体平移精选层上市、交易、转板、退市等基础制度的北交所,为啥降低了投资者门槛?其中,最直观的原因,自然是保障北交所从发行承销到市场交易的流动性和活跃度。

“50万元、24个月的投资经验”,北交所的准入要求与科创板相一致。从近期科创板拟上市公司网上发行申购情况及中签率公告来看,网上有效申购户已经超过了618万户,也就是说,能够达标“50万元、24个月”的投资者数量不少于618万户。而截至7月23日,新三板市场合格投资者是逾170万户。即便不考虑达标投资者数量的自然增长,至少有448万户增量投资者具备参与北交所的基础条件。这无疑有利于保证北交所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毕竟,正是这些投资者和网下机构一起支撑起了目前科创板约1.87万亿元的流通市值和近期日均479亿元(以最近五个交易日为统计口径)的成交额。

北交所降低投资者门槛最现实的基础,是其试点注册制。

先后在科创板和创业板落地的注册制,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核理念,通过审核问询等多种方式,引导发行人“讲清楚”,督促中介机构“核清楚”,保障投资者“看清楚”。此番对接北交所,注册制保障了融资端发行审核的效率和质量,自然需要投资端匹配以充足的适格投资者积极参与,实现水平不断提高的投融资动平衡。当然,这些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和投资经验的投资者,也有望在北交所进一步实现财富获得感。

北交所降低投资者门槛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经济的科技创新能力。

北交所主要服务于“小而美”的创新型企业,这些企业多数处于成长期,在挂牌之前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和创投资本发展。北交所降低投资者门槛,让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能够拥抱这些成长型企业,既能帮助企业获得更有力的直接融资支持,又能帮助部分创投资金实现退出并转入下一次孵化。正是这些接力式的融资服务,支撑起创新企业的每一步发展,支撑起中国经济科技创新能力的每一次前行。

在笔者看来,北交所降低投资者门槛,不仅进一步畅通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成长路径,更是对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又一次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