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是一位发作睡病患者家属,她的儿子在初中时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但是不知何时开始出现日间嗜睡的情况,然后情况开始变得糟糕,他甚至会在情绪激烈的时候猝倒,在夜间,他的睡眠质量也很差,在睡前会出现怪力乱神的幻觉,睡眠中也常噩梦相伴,醒来的时候,频繁出现“鬼压床”的现象。

由于这些症状的影响,这位患者的学成绩开始不断下滑,而此时的他,正处于初中升高中的关键时期,学的压力连同嗜睡、猝倒的症状,使他的社交、心理方面都出现了较大的问题。曾经学成绩优异的孩子,逐渐觉得上学都有些吃力;乐观开朗的他,格开始变得内向而自卑,失去了曾经的阳光和自信……

每谈及此,李女士都会几度哽咽。

于是,李女士开始带着孩子四处奔波求医,但是许多医生给出的答案是,孩子没有问题,可能是青春期阶段问题,也可能与学业压力有关……这样的话听得多了,孩子表现出一种超出他这个年纪的冷静与绝望:他们都帮不了我的,没有人能帮得了我。

孩子的这两句话,像是冰冷的箭插在李女士的心上。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查出困扰孩子的真相。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李女士在网上偶然浏览到一篇科普文章,内容是介绍一种叫做“发作睡病”的罕见病,这种典型症状表现为日间嗜睡、猝倒、睡前幻觉与睡瘫的疾病,几乎与儿子的表现一致,李女士的第六感告诉她,终于找到了方向。

果然,在咨询医生并陈述自己的推断之后,李女士根据医生的推荐找到相应的专家,进行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与多导睡眠监测后,发现孩子患上的正是发作睡病。

确诊当天,李女士感觉到一阵短暂的释怀,但了解到这种疾病目前无法治愈,又陷入了一种无助与失落之中,但儿子懂事地宽慰她说:“妈妈,只要明白我是生病了,就足够了。”

这句话让李女士五味杂陈,曾经因为对发作睡病的不了解而对孩子的指责与误会的歉疚、两年奔波求诊的心酸、确诊之后的释怀、未来治疗的希望与担忧……种种情绪一齐涌上心头,时隔很久,李女士都难以忘却当时的心情。

而距离发病与确诊,已经过去了两年时间,两年看似弹指一挥间,但对李女士的整个家庭来说,却是漫长而艰苦的煎熬;对李女士的儿子来说,在学与成长关键时期困顿迷茫的两年,无疑对他的人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医生点评

发作睡病是一种慢睡眠障碍,从发病到确诊一般要经历2-10年,跨越数十年的案例也不在少数。该病属于罕见病,常被误诊为癫痫、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短暂脑出血等。

发作睡病的典型症状是白天反复发作的无法遏制的睡眠、猝倒发作和夜间睡眠障碍。这与下丘脑外侧区分泌素神经元有关,这种神经元对人体警觉、注意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一旦特异丧失,就会造成患者在疾病发作时警觉与肌张力下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无力感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与工作能力。

发作睡病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但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对于改善该病症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患者应当学会了解疾病的病因、症状以及如何有效治疗减轻症状,从而正视发作睡病,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发作睡病中有很多患者凭借的自己的努力,不但适应了该病的症状,而且在工作、事业上都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因此患者应具备抵抗该病的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在发作睡病的求诊过程中,普遍存在发病到确诊时间长、确诊难、易误诊、漏诊等困难,针对此类状况,专家呼吁多方共同参与,如对其他学科的医生进行罕见病常识培养,帮助患者转诊至专门科室及时确诊、避免误诊漏诊;媒体与相关组织应加强对该病的宣传推广;社会公众应对该病有广泛认知与理解关怀;政府也应对该病患者群体提供支持与帮助……通过各方努力保障发作睡病患者能够拥有良好的社会与医疗环境,让众多患者尽早认识与发现该病,得到早期精准诊断,获得良好的药物与心理支持,得到社会的理解与关怀,最终回归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887f482c44b3c4baf595582a2dfcb4d

子昂健康声明:本文不构成诊疗建议,根据真实病例改写,但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202111241127129q2k

参考文献:

子昂罕见病智库-罕见病百科-发作睡病

第二届发作睡病专家论坛-医患圆桌:发作睡病医患共同面临的“困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