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北京西海美术馆创始人白海宁介绍馆内画作。 北京日报记者 李路摄
什刹海西海湿地公园内,荷叶田田,杨柳依依,西海西南岸,北京西海美术馆与北岸的郭守敬纪念馆两相对望。
红墙黛瓦、雕梁画栋,西海美术馆的外观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扫码登记即可免费参观美术馆。馆内则是简洁低调的工业风装修,眼下这里正在举行“胜利——徐展水墨人物画展”。
西海美术馆创始人白海宁介绍,美术馆坚持办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的展,做大家身边的“口袋美术馆”。“我们美术馆体量并不大,共两个展厅,但因为建在公园里,靠近景区、居民区,所以办展思路一直是‘小而美’。”白海宁说,“游客逛什刹海走累了,进来歇歇脚,住在附近的居民日常遛弯儿,来美术馆逛逛,哪怕就看几分钟,也能获得艺术和美的熏陶。”
白海宁投身艺术收藏领域20多年,一直想办一家公益美术馆。最后,他将什刹海畔一家餐厅变为美术馆。他当时付出了高额改造装修费,美术馆一年运营成本又要近2000万元,但白海宁很笃定,不能光算经济账,还得算文化账、公益账。
除了举办公益展览,西海美术馆还积极发掘和培育优秀中青年艺术家。未来,白海宁计划在西海北岸再打造一家数字美术馆,在昌平筹建一所占地近3.1万平方米的美术馆。